返回列表
生态商业模式的思考?
乐视是不是一个好公司?时间放长一点会看的更清楚,但是我们该如何尽量能够预判清楚呢?
我喜欢用我总结的五个维度去思考与判断一家公司的质地,五个维度包括:商业模式维度(主要考虑商业模式壁垒),财务与业务维度(主要考虑业务持续与现金流保障),创业维度(团队创业精神是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与技术维度(主要考虑创新性与技术壁垒,是一种更长期的价值),时间维度(时间能够不断强化你的预判准确度)。有了前四点,可以看清公司当下,有了第五点可以预判公司未来。
前几天的一篇文章我已经从商业模式维度进行了分析,这是第一维度,但是深度的商业模式分析还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更详细的数据和复合型知识结构。
近期有一篇文章从财务角度分析乐视网《乐视控股是一个庞氏骗局吗?》,新浪网,腾讯财经,搜狐财经,凤凰财经多有转载,原是一篇知乎网友的深度文章,从财务专业角度看这篇文章值得点赞,但是点赞并不代表文章看到了企业的本质,这就是创业的迷惑所在:眼见不一定为实。
另外,从财务角度来看,结合2015年刘姝威的文章,刘是财务方面的专家,当初一篇文章扒出了蓝田造假。我们来看她对乐视的在2015年的判断:乐视烧钱不可持续;但是从2015年到现在,乐视并没有如刘担忧的那样,烧钱不可持续,而是继续乐视的生态商业模式,并且已解决了央广的大屏电视播放牌照问题,完成了生态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
近期,乐视在国外的布局也是频繁,收购了美国的一家智能电视,今年还发布了乐视超级新能源汽车,乐视919电商节也是完成了50亿的销售额,生态模式逐步显现,时间好像在一步一步验证其结果。
创业维度,乐视是一家运作模式很特殊的一家公司,充分给予优秀人才授权和利益,比如对于大佬级人才,乐视贾为了吸引人才,在权益上向人才倾斜,在风险上向自己倾斜,因此好像在刀尖上起舞。给予充分授权,创业的氛围也比较浓厚,因此从创业角度来看,公司很有力量。乐视为了吸纳人才,从影视大佬张艺谋加盟乐视影业,到原华为荣耀手机负责人刘江峰的加盟乐视手机,著名体育主持人刘建宏加盟乐视体育,再到近期的5亿员工持股计划的完成与公告,在打造创业氛围,具体的动作可谓频繁。
创新与技术维度,这个角度比较专业,不好判断,技术好不好专业人士的话更能够给出参考意见,这块内容希望以后有专业的技术分析师可以给出,我也可以逐步去挖掘一些专业的文章。
从投资角度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用投资大佬的行为来看,散户大佬章的1.2亿定增乐视,这是一个现象,但是现象背后另有故事,据说这是二级资本市场出现了不太一样的信号,大佬通过散户赚钱的时代受到国家资本政策的抵制,每每约谈,散户大佬原先的玩法或许逐步在萎缩,走向另一极,价值投资,定增需要锁定期,必须要看好公司的未来才能下注,所以这也是判断乐视的一个信号。
时间维度,这个维度主要是考虑我们的结果判断是否得到验证,从时间上的各个点来进行判断,每个时间点都能够验证我们的判断,那么说明我们的结论会更加接近真实。
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创业一般有三年周期论,三年一个小周期,通过这个重要的时间变量,我们用历史感去观察一家公司的数据,或许更能看清一个大概的轮廓。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能够看清乐视的生态商业模式走向,那么这条时间维度给出的结果将更加清晰。
结果判断,50亿的销售额,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当万事已俱备,当大的商业格局已定,则大势已定,其结果是必然的。用系统论的分析,而非专业论的分析,去看待一个复杂的事物,可以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本篇文章没有给出太多的数据细节与细节之间的逻辑,我想说的是,限于细节犹如盲人摸象,提纲挈领,才能抓住骨骼,细节在这个时代,想要找到,并不难,关键是找到的路径与方法。
太阳低下没有新鲜事,这个世界很复杂,也很简单,因为我们复杂了,所以事情搞复杂了,看问题也是如此,复杂的事情要想说明白真是不易,所以有些时候简单致胜,但是简单又是不容易的,因为提炼的过程好费劲。
仓促成笔,题目有点太大,所以写的有点粗糙,抱歉,可见语言有时是乏力的,文章是一个维度的表达,而交流是多维的表达,但是还是想分享出去,希望抛砖引玉。
快捷链接
|
账户管理
|
新手入门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