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精神与个人素养探析
无限思维:跨界打破深井
当前,“跨界”是商业界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跨界并不是个新概念,比如,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皮球+椅子=沙发”就是跨界。但长期以来,工业时代信奉“深井原理”,使之成为工业时代商业界奉行的圭臬并延续至今——企业需要像挖掘一口深井那样深度挖掘自己的产品线,以最快速度筑起高大严密的竞争壁垒。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曾经的行业龙头被不久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迎头赶上,在尚未意识到时代变幻的时候就已然被时代抛弃。
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包括信息交换在内的一切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呈几何级增长,所以往往在既有的产品壁垒筑成之前,产品就已被市场淘汰。因此,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才是这个时代竞争的思维利器。对现代商业的理解,已不能单纯从企业现有资源、市场结构来思考未来,而必须回归到商业的原点重新定位。
那么,什么是跨界?跨越界限、打破格局,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属性、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甚至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新产品、新方法、新思维、新时代。
跨界的本质,就是模糊界限、超越界限,不让界限成为阻碍。实际上,界限往往是人为想象、自我设定出来的。不去自我设限,也就没有界限。对于领导者尤其是商界领袖,必须打破固有框架和界限来思考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客户乃至行业未来。
社群思维:价值超越有形
同样,“社群”这个词也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社群思维是重新审视、理解、进入新世界的密钥。可以说,不明白社群的本质,就不能理解新经济的本质,也就无法适应并融入即将到来的新世界。
社群其实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使传统以地域划分为界限的社群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国家,通过爱好、情感、利益、价值观而形成虚拟的社区或是生态体系,并通过O2O运营完成闭环。
也就是说,社群思维移植了传统的“社区(community)”概念的核心——社会关系。以社群思维来思考经济,就要超越有形,摒弃产品、服务和消费者之间功能与利益的逻辑关系,深度挖掘产品功能之上的诸如口碑、文化、人格、情感和价值观等无形元素,连接企业与用户的精神和灵魂,进行交流、互动、协作、感染、共好。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因“粉丝经济”而火爆起来,比如小米公司最初就是靠经营粉丝来获取目标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小米CEO雷军把小米的粉丝细分为3个类别:一是决策发烧友“荣组儿”(荣誉开发小组成员),能够参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试用和决策;二是疯狂的“米粉”,即购买产品的主要客户;三是其他广大用户。这3类粉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之间拥有一个自下而上的良性循环。因此,小米公司快速扩张的5年,也是社群思维、“粉丝经济”被重新审视和利用的5年。像小米公司起步于“粉丝经济”的创业历程、商业模式,也为企业家包括传统行业的领导者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全方位领导:管理突破边界
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力,是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在互联网时代,领导力不仅表现为向下领导,还包括向上领导、向前领导、向后领导、左右领导、向外领导、向内领导和领导未来,是360度全方位领导力的具体体现。其中,向前领导和向后领导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也最需要互联网精神的滋养。
互联网时代的无限思维并不局限于产品和服务,它同样适用于企业与用户关系——企业和用户的边界正在逐步模糊,用户是消费者也是企业产品的设计者、技术革新的参与者。也就是说,用户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管理用户、领导用户,企业与用户在影响和被影响中形成深层次互动、信任。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领导力,就要求企业重新定义人力资源,将企业的边界向外扩展、延伸。
360度全方位领导力的另一维度是向后领导,其实质正如钱锺书先生的一句名言:“让顾客吃鸡蛋,没必要把那只鸡抱给顾客看。”向后领导的主要特征是“小前台、大后台”。例如,手机从传统的功能机升级到现在的智能机,最大变化是对简化用户界面、优化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与此同时,后台运行日趋复杂,功能不断扩充,手机由此成为人的感官延伸。
企业竞争最终是人与人的较量。不论是新兴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行业还是根植于工业时代的传统行业,不管是具体的某个企业还是宏观的一个领域,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永远体现在极致的用户体验上。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将用户参与纳入其运行链条之内,还需要将用户置于链条中心,着力优化“小前台”,建立强大可控、高效运转的“大后台”。而这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既是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所在,又是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发力点所在。
(作者为领导力、执行力专家l路大虎)
快捷链接
|
账户管理
|
新手入门
|
关于我们
|